作者:慈溪市茶业文化促进会添加时间:2013-06-06
蒙山石花为中国十大名茶、中国顶级名优绿茶、扁形绿茶的代表、中国最早出现的扁形茶。特级蒙山石花茶青采用明前全芽头制作、每市斤干茶需要4万—5万个芽头。现在蒙山石花的制法工艺沿用唐宋时期的“三炒三晾”制法。蒙山石花,其造型自然美观,如丛林古石上寄生的苔藓,形似花。此茶产于蒙山,故名蒙山石花。
蒙山石花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考证:唐天宝元年,蒙山雀舌茶被列为贡茶,当时我国西南诸域凡以一芽一叶初绽原料制作的散茶,以形命名都统称为“雀舌”,蒙山雀舌遂被籍名为“石花”以贡。
李肇《唐.国史补》剑南有蒙山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谷芽)号称第一,石花属“贡茶“。
宋史《食货典》记载:“唐人尚茶众家,有雅州石花、露芽、谷芽第一....”“茶产于天下多矣,若剑南有蒙山石花.....”唐代制茶虽以团饼为主,但蒙山茶有炒青技术。蒙山石花曾受白居易、黎阳王、段成式等诗人赞誉。黎阳王有“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的感叹,宋代文同有“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体会。这些都实实在在地反映出传统的蒙山茶崇高的地位。
北宋《东斋记事》写道:“蜀之产茶凡八处,雅州之蒙山、蜀州之味江、邛州之火井、嘉州之中锋、彭州之硼品、汉州之杨村、绵州之罗村,然蒙山为最佳也”。
明陈仁锡《潜确类书》记载:“蒙山石花春茶多不能数斤,极重于唐”,证明此时的石花,为数不多而极其珍贵。
外形:扁平匀直,嫩绿油润;茶汤:汤色嫩绿,清澈明亮;香味:香气浓郁,芬芳鲜嫩;滋味:滋味鲜嫩,浓郁回甘;叶底:叶底细嫩,芽叶匀整。冲泡蒙顶石花的时候,由于蒙山石花采摘较嫩,水温太高会把茶烫熟,建议水温75—80℃。投茶量,建议茶水比例1:50,也可根据个人口感进行适度调整。泡茶用水,建议采用纯净水,不建议采用自来水或含钙或镁离子高的矿泉水。投茶方式,建议采用上投法。出汤时间,建议每次出2/3,这样每泡的茶汤口感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