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茶业文化促进会
茶促会简介
天育万物皆有妙,巧夺天工展新貌。慈溪市茶业文化促进会。凭借着慈溪市上林湖越窑青瓷茶具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当代人们悠远的的饮茶习俗。由茶产业人士,茶文化研究人士,茶微博微信网络人士共同自愿组成了一个社会... 详情>>
领导介绍
会长:胡建国:2002年—2004年,任慈溪市委办主任;2004年—2006年,任慈溪市市长助理;2006年—2017年,任慈溪市副市长;2017年—2025年,任慈溪市人大副主任。副会长:胡剑稚:2005年任慈溪农... 详情>>
茶促会会员
 
    姓名: 蒋利明
 
介绍:
       

    酷暑里的一天,室外是40℃的高温,室内却是凉风习习,在桥头镇五姓村的一间农家堂屋中,伴着水壶的“扑扑”声,几分钟后,氤氲的茶香飘浮开来,一丝丝清香悠悠然,从舌尖沁入心脾,让躁热的心一点点地安静下来。

高级评茶师蒋利明在品茶。 -摄影 记者 蒋亚军

  正在潜心煮茶、泡茶的中年农民长着长长的胡须,举手投足间文雅有礼,让人感觉有点像深山中的“得道之人”,品到些许“仙风道骨”的味道。经过初步交谈记者得知,这位名叫蒋利明的主人还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师”——高级评茶师。

  品茶、评茶,蒋利明头头是道。以前,他在碰到一些福建的生意客户时,常常会互相送些地方产的茶叶,有的茶叶标价还比较高。时间久了,蒋利明总觉得有点不踏实:对高价茶叶自己却说不出好在哪里,感到物无所值。于是,从2002年开始,他就有意识地向生意朋友取经,向做茶师傅讨教,还仔细地阅读有关书籍,一点点地积累评茶知识。边学边品、多喝多问,他终于摸出了茶叶的许多“道道”。

  “看一种茶叶的好坏,要从形、质、香、味等综合来判断。”蒋利明拿出一小簇绿茶给记者演示:“不仅口感香清甘活,好的茶叶泡好后还是整叶的。”“全国有六大茶系列,等级品种比较多,光香气就有花香、果香、青草香之别,评茶还真是个艺术活。”蒋利明有点自豪地说:“去年7月我考出了高级评茶师职称,现在还是慈溪市茶业文化促进会会员,曾担任过名优茶叶评选的评委。”在所有的茶叶中,他对岩茶研究较深,还收藏有距今70多年的岩茶,为的就是一个爱好。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岁月的流逝,阅历的增加,让蒋利明从茶中品出了些许人生感悟:新茶往往香味比较浓,泡了一两次都比较香,就像一个正当青春年华的人,生气勃发、精神高扬;而陈茶的香气就逊色不少,但是味道淡而久远,让人回味不断,就如一位沉稳淡定的中年人,又有人生新的境界,淡泊、宁静、致远。说到这里,蒋利明又泡出一壶陈茶,刚喝时觉得确有一股“陈味”,慢慢地吞咽下去后,竟渐渐有一种醇厚之香溢上来,淡淡的、苦苦的、甜甜的……超越生死的唯有文化和精神,蒋利明冷静地思考人生真谛,希望把自己认识的茶文化留存下来。目前,他正在着手撰写一部评茶的专著。

  评茶,让蒋利明发现了不少好茶,更是找到了许多茶友。现在,他的朋友几乎都是爱茶之人,每天晚上喝茶、品茶成了“主打节目”。蒋利明告诉记者,他不喜欢麻将、唱歌等这些娱乐活动,不太喜欢过于嘈杂奢华的环境,唯一的爱好就是邀上几位茶友找一处僻静之处,泡出几杯茶水评一评孰好孰坏,别有一番情趣在里面。茶中有真味,茶中交真友,评茶让蒋利明乐不思蜀,和茶友们喝茶、品茶、比茶、说茶,感到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宁静,这正是中国博大茶文化的魅力。有茶的人生真美,有茶的生活真好!

  现在,对蒋利明来说,赚钱反而成了“副业”,“够用就好”是他的经济理念。也许是触类旁通的缘故,越来越沉迷于评茶之中的他,竟然对书法艺术也钟情起来,目前,他还是桥头镇文联书画影协会的会长,家里挂的正是自己书写的漂亮书法。“评茶是一项艺术活,需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学识涵养更加丰富。”蒋利明对此深有体会:“喝茶能够健身净心,评茶更可以修身养性,这才是最大的收获。”-记者 俞建明 通讯员 龚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