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慈溪市茶业文化促进会添加时间:2013-05-22
一、仙人掌茶简介
仙人掌茶,又名玉泉仙人掌,产于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山麓玉泉寺一带,为扁形蒸青仙人掌茶。仙人掌茶的生产历史,据《全唐诗》第178卷、《当阳县志》及《玉泉寺志》记载,始创于唐代玉泉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创制人是玉泉寺的中孚禅师,此僧俗姓李,是诗人李白的族侄。中孚禅师不但喜爱饮茶,更制的一手好茶。每当春茶竞相迸发之际,他就在珍珠泉水汇结成的玉泉溪畔的乳窟洞边,采回茶树的嫩叶,运用熟练的制茶技术,制出扁形如掌、清香滑熟、饮之清芬、舌有余甘的名茶。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中孚禅师云游江南,在金陵(今南京市)恰遇李白,以此茶作见面礼。李白品茗之后,觉得此茶外形“其状如掌”,内质“清香滑熟”,与自己品尝过的许多名茶相比,别具一番风味。又听说此茶是在玉泉寺新创制出来的,遂命名为“仙人掌茶”。
仙人掌茶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制作特级茶的鲜叶要求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多白毫,芽叶长度为2.5—3厘米。
仙人掌茶的品质特征: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冲泡之后,芽叶舒展,嫩绿纯净,似朵朵莲花挺立水中,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鲜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继之醇厚鲜爽,弥留于齿颊之间,令人心旷神怡,回味隽永。
二、生长环境
仙人掌茶产于湖北当阳境内的玉泉山。该处远在战国时期就被誉为“三楚名山”,山势巍峨,磅礴壮观,翠岗起伏,溪流纵横。据考察,仅树木品种就多达300余种的优质名茶。
⑴玉泉寺
目前玉泉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地之一。这里竹木幽深,花艳竹翠,铁塔棱金,亭台如画,游客络绎不绝,仙人掌茶也是游客慕名必尝的佳茗,正如到旅游杭州西湖必尝西湖龙井一般。仙人掌茶作为玉泉寺待客之珍品,制作绵绵不绝。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楚之茶,则有荆州之仙人掌”的记载;黄一正辑的《事物绀珠》,全国名茶中有“仙人掌茶”的记载。清代李调元撰写《井蛙杂记》中亦有“品高李白仙人掌”的赞誉。翠岗起伏,溪流纵横的玉泉山,山势巍峨,磅礴壮观,战国时就被誉为“三楚名山”。据考察,仅树木品种就多达300余种,不仅有四季飘香的“月月桂”,更有花瓣千枚的“干瓣莲”。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山间古木参天,云雾弥漫,翠竹摇影,四季常绿;地下乳窟暗生、特别是山麓右侧有一泓清泉喷涌而出,清澈晶莹,喷珠漱玉,名为“珍珠泉”。造就了玉泉山麓优越的植茶生态环境。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生长的茶树芽叶质软肥壮,萌发轮次多,从杨柳吐翠的3月,到丹桂飘香的9月,采摘期长达7个月之久。
⑵玉泉寺茶场
生长环境山麓的玉泉寺,是中国佛教的著名寺院,据方志记载,东汉建安年间,就有普净和尚在此结茅为庵。隋代开皇年间,智凯国师正式创建了玉泉寺,与江苏南京的栖霞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山东长青的灵岩寺并称“天下四绝”。北宋天禧末年寺院规模宏大,“为楼者九,能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常住和尚千人。此后屡遭兵劫,几经重修,现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1962年这里办起了玉泉寺茶场,1981年开始恢复仙人掌茶的试制工作,一举成功,并多次被评为湖北省的优质名茶。仙人掌系列茶叶包括尼松牌仙人掌葛根茶、仙人掌菊花茶、仙人掌熏衣草茶、仙人掌绞股兰茶、仙人掌苦丁茶、仙人掌金银花茶、仙人掌茶包、仙人掌罐装茶,它是根据中国医药学原理,按照卫生部既食又药食品的规定,选择天然植物和仙人掌为原料,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仙人掌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此外尚含有三萜类成分、抱壁莲、角蒂仙及绿原酸、黄酮等活性成分。经科学实验,对流感病毒、腺病毒、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三、冲泡技巧
(一)选具: 茶具展示大凡高档细嫩名仙人掌茶,一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这样一则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则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至于普通仙人掌茶,因不在欣赏茶趣,而在解渴,或饮茶谈心,或佐食点心,或畅叙友谊,因此,也可选用茶壶泡茶,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壶泡”。根据品饮人数准备好茶杯碗以及茶叶罐,茶则,茶匙,赏茶盘,茶巾以及烧水壶。
(二)观茶:对细嫩名优仙人掌茶,在泡饮之前,通常要进行观茶。观茶时,a.先取一杯之量的干茶,置于白纸上(或盛茶专用器具上),让品饮者先欣赏干茶的色、形,再闻一下香,充分领略名优仙人掌茶的天然风韵。对普通大宗仙人掌茶,一般可免去观茶这一程序。b.或者倾斜旋转茶叶罐,将茶叶倒入茶则。用茶匙把茶则中的茶叶拨入赏茶盘,欣赏干茶成色,嫩匀度,嗅闻干茶香气。
(三)洁具:就是将选好的茶具用开水一一加以冲泡洗净,以清洁用具,平添饮茶情趣。b.温杯:用开水将茶杯烫洗一遍,提高杯温,在冬天,尤显重要,利于茶叶冲泡。
(四)置茶:冲泡仙人掌茶的茶杯一般容量为150毫升,用茶量在3克左右(置放相对于容器五份之一的茶量)。用茶匙将茶叶从茶盘或茶则中均匀拨入各个茶杯内。
(五)浸润泡:对名优仙人掌茶的冲泡,一般视茶的松紧程度,采用两种方法冲泡: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仙人掌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径山茶、庐山云雾、涌溪火青、苍山雪绿等,即先将摄氏85~90度的沸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茶叶便会徐徐下沉。对条索比较松散的高档名优仙人掌茶,一般采用中投法,即先置茶,后冲入沸水。至于普通大众茶,当然是先置茶后冲水了。泡茶水温在85~90℃为宜,水量为杯容量的1/4或1/3,使茶叶吸水舒张,便于茶汁析出,约30秒后开始冲泡。
(六)冲泡:冲泡次数:约三次,用“凤凰三点头法”,冲水入杯内至总容量的七成左右,意为“七分茶、三分情”。经过三次"高冲",使杯内茶叶上下翻动,杯中上下茶汤浓度均匀。另一方面表示礼节,对客人到来以示欢迎。冲泡过程,要求水壶高悬,使水流有冲击力,并有曲线的美感。
(七)赏茶:这是针对高档名优仙人掌茶而言的,在冲泡茶的过程中,品饮者可以看茶的展姿、茶汤的变化、茶烟的弥散,以及最终茶与汤的成象,以领略茶的天然风姿。
(八)奉茶:冲泡后尽快将茶递给客人,以便不失时机闻香品尝。为避免茶叶过长浸泡在水中,失去应有风味,在第二、三泡时,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低斟入品茶杯中。
(九)品饮:饮茶前,一般多以闻香为先导,再品茶啜味,以品赏茶的味。饮一小口,让茶汤在嘴内回荡,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徐徐咽下,并用舌尖抵住齿根并吸气,回味茶的甘甜。仙人掌茶冲泡,一般以2-3次为宜。若需再饮,那么,得重新冲泡才是。
四、制作工艺
仙人掌茶制作考究,分为蒸气杀青、炒青做形、烘干定型三道工序。
⑴ 蒸气杀青
蒸汽杀青在蒸笼内进行,温度达近100℃,蒸汽杀青时间为50—60秒钟,以鲜叶失去光泽,呈现灰绿,发出清香,叶质柔软为适度。
⑵ 炒青做形
蒸汽杀青后,即予扇凉,进行炒青做形。炒青做形又分头青、二青、做形三个步骤,是形成仙人掌茶独特外形的关键工序。头青炒法主要采“抖”,并须抖得快、散得开;二青炒法采用“抖”、“带”结合,使茶叶初具条形;该茶掌形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做形”。其法是交手四指并拢,拇指分开,平平地伸入锅内,采用“抓”、“按”等手法炒制,力求茶叶扁平挺直。
⑶ 烘干定型
当约七成干时,进行烘干定形。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仙人掌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至含水量5%左右时,出烘包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