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勤劳好客,他们招待客人时一般会用客家特有的咸茶,这种茶源于汉代时的擂茶,随着客家人南迁,这种擂茶的习俗保留了下来,并有了一定的改动。客家人对于咸茶十分看重,几乎家家户户会做咸茶,有“一杯咸茶胜过一顿大餐”的说法。
咸茶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精致却并不容易。做咸茶时先要将水烧至有少量气泡产生,然后改为温火,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入绿茶。然后炒好芝麻花生,准备好生菜,仔细切好加入一定的油盐,做好之后加入刚刚煮好的茶水,咸茶就算大功告成了。
看似简单却并不简单,单说炒芝麻花生一节,只有将之炒出薄脆感而丝毫不焦糊才算是高手。再有煮茶一节,煮水的火候以及水茶的比例搭配必须到位,否则茶水的颜色会很难看。通常来说咸茶一定要有绿茶,一定不要是红茶。红茶做出的咸茶只会使满锅茶都是红色,十分影响感官。
咸茶需要保持基本风味,有一些原料是必不可少的,如芝麻花生必定要有一样,如果实在不方便,也可以用黄豆代替,芫荽、细叶芹菜中也必定选择一样,或许会有人对芫荽的苦涩敬而远之,但在咸茶中早就没有了那种苦涩,只会是那种淡淡的甘香。将这几项保持好,其他的随意,如香菜豆角一类只能说是锦上添花,可以换为其他。
品一杯客家咸茶,甜中带咸,有一种淡淡的草木香。如此美好的茶,总让人心头暖暖的遍身舒畅,如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