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慈溪市茶业文化促进会添加时间:2015-10-08
2013年,是慈溪市茶业文化促进会(以下简称“茶促会”)成立后的开局之年。这一年的工作带有尝试性、探索性。在工作实践中,茶促会在慈溪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协会的指导下,在民政、农林、文化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会员们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13年主要工作回顾如下:
一、以调研慈溪茶业现状为手段,努力推动茶产业发展
自我们茶促会成立以来,办公室人员比较注重对慈溪茶的种植、制作、销售和茶馆进行调研走访,对慈溪青瓷制作、茶具收藏和茶文化研究工作者进行学习和拜访。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对慈溪的七家比较大规模的茶叶种植和制作企业开展了不同层次的调研活动。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规模、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诉求,倾听他们对茶促会的建议和要求。对慈溪的茶叶销售和有品牌的茶庄,我们利用茶促会这一平台进行走访调研,尤其对云南普洱、藏茶、岩茶、白茶等专营茶馆和销售店进行了专题走访,了解慈溪市民对这些茶的嗜好程度和市场的销售情况。通过调研了解,我们为会员企业做了以下三件富有成效的事:第一,为18家企业制作了专题图片和文字说明。用我们的网络和微信平台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力求慈溪的茶叶企业和青瓷茶具打响品牌,冲出浙江,走向全国,努力提升知名度。第二,穿针引线、牵头搭桥,力求会员企业转型升级、走科研发展之路。现正帮助一些企业从单一的绿茶生产扩大到绿茶、红茶同步开发,从单一的自然茶培植发展到富硒茶试种,从单一的只有茶叶收入到茶叶、茶籽和茶杆的综合利用研发,不断提高种植户的实际经济效益。第三,充分利用微茶楼的人脉优势,带部分会员去中茶院、浙江茶叶集团、云南普洱生产基地、武夷山大红袍岩茶基地、福鼎白茶生产基地、安徽黄山的珠茶基地和省内的杭州龙井村、开化、缙云等茶生产比较有名气的基地进行学习取经,把别人好的做法和可借鉴的经验移植过来,为我所用。通过这些有益的尝试,增强了慈溪茶企的发展信心,助推了这一领域的产业发展。
二、以网络建设为平台,努力提高茶促会的知名度
我们茶促会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在于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宣传茶文化、普及茶知识,推动人们饮茶与健康。对此,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三大工作:
(一) 建立茶促会的独立网络,开展茶文化系列宣传活动。
自茶促会成立以来,我们就开始酝酿准备独立网站建设,通过调查研究,在四月初办公室就确定了网络的基本板块和基本内容的构想初稿,在广泛征求会员和行家的基础上,于2013年5月3日理事会正式确定网站建立的内容和基本形式,并于当月正式注册设立和开通。整个网站首页由我们茶促会的LOGO、书法家的题词和会员青瓷收藏作品、青瓷瓯乐团演奏瓯乐画面组成。内容分为茶促会概况、茶业推介、活动综合、名茶集萃、茶知识、古今学者说茶、饮茶与健康等七个部分组成。从半年多时间的运营情况看,内容从比较单一到不断充实完善,现已有饮茶与健康的文章109篇,茶知识76篇,名茶集萃56篇,古今学者专家论茶303篇。这些文章均从专家论茶的好多书籍,网上刊登的5000多篇文章,各类茶杂志的文章中筛选出来的。另外网站还及时总结整理了我们茶促会的动态活动,编撰综合活动信息39篇,比较详实地反映了我们的相关工作。此外,网站还开辟了每日寄语活动,每天上班后在网站首页上发表一条发人深省、富含哲理性的句子,让网友们参与讨论。至今已发250多条。同时定期推出“全民论茶”话题,激发和引导网友根据同一话题开展讨论,以提高本网站的凝聚力和点击力。直至今日网站的访问量已超过2万人次。曾有网友评论,我们的网站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鲜活泼,图文音并茂,真可谓“茶业界的百科”。
(二) 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展示我们的网络运作能力
我们利用现有办公室的专职人力优势,在微茶楼微信公众平台上,共发布文章280多篇。内容涉及到六大茶类的介绍、茶具推介,茶文化、茶科技宣传,中华茶史简说、饮茶与养生等。通过我们的不断推介,现已有国内外5000多听众与我们互动,尤其是一些茶商,钟爱上了这一平台,纷纷向我们寄来茶叶和一些小奖品,要我们推出有奖竞猜活动。自8月初以来,我们已推出有奖竞猜活动9期。每期从周五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设立与茶叶、茶知识有关的若干个问题,让网友来竞猜,然后根据竞猜的对错和抢答的速度选取10位获奖名单,由茶企赞助商寄发奖品。这种活动简便快捷、影响面广,而且每期竞猜人气火爆,发言者踊跃,真正达到了双赢的局面。浙江茶叶集团,浙江和品茶业有限公司,丽水缙云县黄贡茶业,福建龙馨茶业,杭州艺福堂茶叶公司、安徽祥源茶业,福建碧叶馨茶业等公司尝试这一活动后都称赞这个平台好。10月初,我们茶促会也单独设立了微信公众平台。我们力求立足慈溪,多宣传慈溪的茶业文化。通过微茶楼微信这一平台,让微信爱好者来关注参与我们慈溪茶促会的微信公众平台,从而提高茶促会的知晓度。
(三)认真编辑微茶楼周刊,主动传播慈溪茶业文化
我们茶促会其中有一个重大职能,就是承担了微茶楼的大量日常工作。包括微信公众平台的日常运作、微茶楼周刊的编辑、省内外重大茶事的微博现场直播等。办公室五位工作人员自加压力、不断探索、每天发表原创微博数十条。近一年时间内,共发表转播微博3万多条次,其中宣传和转播慈溪的微博就达三仟多条。使慈溪的工作成就和文化及时地传播到全国各地。微茶楼周刊是一个必做的项目,我们每周采用轮值制,由一位同志专门进行编辑排版和出刊,其他四位同志从微茶楼28万粉丝的博文中进行搜索、阅读和筛选。然后提供轮值人员进行编辑设计并进行刊出。至今,已帮助微茶楼搜集2012年微博信息650条,供《微茶楼记》出版之用。2013年已出刊43期,共搜集信息1300余条,涉及17万文字。出刊发布后每期阅读人次超过20万,高峰时能达到35万人次。
三.以组织活动为载体,努力为会员展示能力提供机会
协会的活力在于活动。一年内活动应该是比较全面、也是丰富多彩的,根据我们茶促会工作的主体职能,活动可分为主体举办、合作承办和被邀请参与三大体系。主体举办的活动有: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沙龙活动,组织会员相互交流,增强茶促会凝聚力
自茶促会成立以来,我们曾组织部分会员到弘茶堂“品茗茶、赏古琴、闻沉香”活动;到水墨茶道“品岩茶、评茶艺”活动;到天茗茶业“品新茶、论茶道”活动;到陈升号·老班章“赏古筝、评普洱”活动;到戚家山“品红茶、访茶园”活动;到上林湖畔“赏美景、品茶香”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会员们尝到了不同类型的好茶、茗茶,而且学到了各方面的知识,增强了会员之间的情感。
(二)尝试专题性评选活动,发动社会共同参与,增强茶促会影响力
四月十八日,举办了慈溪市首届“和美杯”名优茶评比活动,共发动我市较大规模的七家茶叶企业,共选送了14个优质茶样进行评选。从茶叶抽样——茶样编号——现场评比——表彰奖励等各个环节,到开、闭幕式的举行,组织得比较紧凑有序。现场还组织茶艺表演和新茶品尝,到场会员人数较多,评价较高。整个组织过程得到了宁波市农业局副局长、评委会主任林宇皓同志的高度肯定。最后通过公平、公正的评比,评出慈溪名茶称号1只、金奖1只、银奖2只。通过这次活动,使慈溪的茶企看到了发展的前景,同时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差距,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
九月份,举办了“茶墨俱香”微茶楼2013年全国书法大赛。本次活动共收到网上传送作品63幅,直接送来茶促会参评作品7幅。线上收到专家、名家的作品占三分之一,其中有武侠小说名家金庸先生的作品,有西冷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先生和中国美院原院长肖锋先生的作品,也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先生、中国草书大家王冬龄先生等作品,同时还有中国美院教授王伯敏、韩天雍等书画大家的作品。对线下作品评选出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所有作品均上网发布,每件作品点击量超过2万人次,总点击量超过120万人次。真正达到了“花小钱而办大事,出小力而拨千斤”的效果。
(三)利用会员资源,传播茶艺、茶道、茶知识,向社会推广饮茶与健康
一月初,由我们的会员、国家级高级评茶师蒋利明向人大机关全体同志传授了茶艺和茶知识。他从中国茶的起源,茶的保健功能和我国六大茶系的功效、泡制方法及储藏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一一讲解。并通过现场泡制、共同品尝、提问交流等形式进行互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月二十八日,由会员施南锋同志在戚家山茶叶有限公司向横河镇下辖的各村、社区妇女主任参加的“饮茶与健康”知识培训。他从中国传承的“人们为什么要饮茶”、“怎样饮茶有利于身体健康”这两点入手,深入浅出地进行了指导和讲解,使于会人员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会员黄琳平女士更是有请必到。在首届“和美杯”评茶活动的空隙间,在会员的沙龙活动中,在戚家山茶叶有限公司举办的多次茶艺培训活动时,在今年举办第二届中国(慈溪)越窑青瓷文化节青瓷展览现场,她都作了比较规范的茶艺表演,而且现场泡制的各种茶汤,均一一让在场观众进行品尝,相互切磋茶艺,展示茶道魅力。
与其它部门合作组织的活动有:
(四)主办慈溪首届市民品茶会,推动全民科学饮茶,倡导绿色生活
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茶促会与匡堰镇政府、慈溪日报社联合举办了慈溪市首届市民品茶日活动。具体承办此项活动的是我们的团体会员单位慈溪市平平顶茶叶专业合作社。活动得到了省农业厅、省茶叶研究协会、宁波市农林局和慈溪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杭州公刘子茶馆、慈溪市瓯乐艺术团的大力支持和友情参与。现场除了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外,还演绎了古代的茶道表演和上林湖越窑的瓯乐演奏。品茶市民络绎不绝,共有两千多名市民前来观摩参与。本次活动微茶楼微博还作了全程现场直播,共在网上发布博文二十多条,阅读人数超过两万多人,慈溪日报两次全方位地报道了此项活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茶业界的共鸣。
(五)牵头组织网上斗茶赛,丰富网上交流内容,发挥茶业界的正能量作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的智慧有多高,网络的作用就能发挥多大。我们办公室五位人员,利用网络联系面广、活动组织成本节省的特点,牵头组织每月一次的微茶楼全国斗茶赛,每月围绕一个主题,人员分守擂方与攻擂方两大阵营。根据辩题,大家可各执一方观点进行网上辩论,各抒己见。这种辩论斗茶赛,人不分老幼、学识不分高低、地域不分内外,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道,就能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和认可,最后就能获得胜利。这种拼比实际知识、智商、才能的活动,不仅一批茶业界的专家学者喜欢,而且刚入门的饮茶爱好者更喜欢;不仅茶叶研究人员喜欢参与,而且茶企、茶商们更十分推崇,因为每次辩论赛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就有20多万人参与、互动,发表意见,这对茶企提升知名度是大有裨益的。自网上斗茶赛开办以来,共组织了21场,实际由我们慈溪分号牵头组织的就有6场。今年的10月18日,我们派出三位人员作为守擂方直接参与了比赛,这次的主题是“绿茶粉好还是抹茶粉好”,最后我们以“观点明确、说理完整、辩论清晰、事实充分”为优势,获得了专家支持,取得最终胜利。此次活动转播量达到2600多条,阅读人数超过10万,影响比较广泛。
被邀请参与的活动有:
(六)认真撰写论文,积极参与高层论坛,为打响慈溪青瓷文化作贡献
今年四月,宁波市茶文化促进会举办了第三届“明州茶论”研讨会,这次国际性大会的主题是“海上茶路,甬为茶港”。为了让国内外专家形成这个共识,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作为最早的海上之路的出口产品,应该具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产品之一。对此,我们积极动员陈云同、励祖浩等会员根据自己的收藏和研究成果,进行认真准备,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论文。陈云同会员和吴建冲会员经过长时间的整理和撰写,数易其稿。最终陈云同的《上林湖越窑青瓷茶具漫谈》和吴建冲的《上林湖越窑茶具》两文,在大会上均进行了文字交流,并入选了大会文集。
(七)配合参与青瓷文化节,展示瓯乐与茶道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慈溪的茶艺特色
慈溪市青瓷文化节应该是我市展示文化的大餐。相比之下,茶艺、茶道、茶具仅仅是冰山一角,是映衬红花的一片小小绿叶。如何将红花衬托得更艳丽,我们也作了认真的准备。从场地挑选到现场装饰,从茶叶选购到茶具搭配,从工具准备到茶艺师邀请,都一一作了计划和专人落实。特别是三天的现场表演,与瓯乐团配合得天衣无缝,得到了前来观赏的数千名市民的高度肯定。
(八)借微茶楼平台,展示慈溪分号风采,为共同的茶业文化争光添彩
由于我们慈溪分号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和工作创新,所以在省内外有一些重大茶事活动时主办方都纷纷来邀请我们参加活动,并给活动作微博、微视、微信的现场直播。至今参与的活动有2012年11月16日至18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主办的“2012国际茶资源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暨产品展示会”,浙江省供销社等联合主办的“浙茶杯红茶评比新闻发布会”,开化县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的“走进开化春茶会”启动仪式,浙江省微茶楼文化发展协会成立大会,2013“茶舞青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万人品茗活动,中国第三届武林斗茶会暨首届南宋斗茶会,第七届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和2013中国(宁波)茶业博览会等九大有较大规模的活动,均邀请了我们茶促会的工作人员参加。我们作为唯一的网络新闻媒体,给活动现场进行采访和直播,准确、快捷地反映活动盛况。每次活动发布微博、微视20条以上,得到了主办方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微博爱好者的相互转播,使活动的影响扩展到全国各地。
四、以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素质为根本,努力练内功学本领,加强茶促会规范化运作
今年是茶促会成立后工作开展的第一年,对茶促会如何运作,如何凝聚各方力量,做好会员的服务工作谁也没有经验。对此,我们先从内部制度着手、从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素质着手,建立了一些基本制度:作息制度,请假休息制度,学习制度,工作岗位职责及考核制度,网络操作管理制度,工作计划实施制度,外出学习考察审批制度,经费预算报销制度,工作总结汇报制度等九方面制度,而且平时运作尽力做到按制度办事。例如经费管理和使用,我们选派了现有的会计和出纳参加了由市民政局举办的2013年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实务培训班,通过专家讲课,对会计账目实例分析,并且认真研读教材,最后顺利通过了考试,取得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实务合格证书。培训回来后,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了本单位的财务制度。对前阶段账本的科目设置作了调整,对年度的经费预算进一步作了梳理。今年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和上级对外出考察、搞大型活动等一再控紧,故有些支出没有实施,又由于办公场地搬迁推迟,计划添置的设备设施没有到位,故预算经费支出没有完成。今年总经费收入90万元,总支出23.3万元,其中用于临聘人员工资及社保支出13.7万元,办公经费支出,主要是增置一些零星办公设施,财务软件,茶叶购置及电话费支出等3.85万元,差旅费支出3600元,支付上年度成立大会纪念品2.5万元,参加上级培训考试费用支出5700元,网络费4800元,大型活动支出1.68万元,本年度实际积余66.7万元。应该说茶促会做到了“勤俭办事业,从紧搞活动”的基本原则。
此外,办公室人员好学上进,自觉提升自身素质。一年内,有两位同志考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一位同志输送到了人大办公室工作。三位同志参加了中国茶叶协会举办的中级茶艺师培训,获得了“中级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还有三位同志报考了“浙江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农业推广硕士”考试,考分均列前茅。办公室人员的素质提升,为茶促会积累了无形资产,为更好地服务会员奠定了基础。
除了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外,我们对申请入会人员,内部也作了基本要求。一要对入会有一定的愿望,二要在本行业内是行家里手,三要乐意积极地参加协会组织的活动。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开始对第二批要求入会的申请人员(除机关行政人员外),都一一作了走访和考察,并通过沟通交谈后,再提交理事会讨论决定。这样做的目的,也是考虑到茶促会的整体素质。
已将过去的2013年,是茶促会探索运作方法,不断夯实基础提高自身素质,力求做好服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依靠十八大精神正确办会,发挥网络正能量作用;依靠会员现有优势,整合资源办会,发挥茶促会的整体作用;依靠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谋求全社会共同参与办会,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人脉作用。所以一年的工作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差距。一是开展能让茶产业人士、青瓷文化研究工作者、微博爱好者等均能共同参与的活动缺少办法和载体。所以茶促会明显感到对会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足,会员的参与面不广。二是我们的活动信息基本上在网上公布,在公众平台上互动,而我们的大多数会员一没有时间去关顾,二没有这个习惯去参与,所以造成活动信息不畅,互动参与人数较少。三是有些工作计划尚未完成。如要逐步形成“茶产业,茶文化,茶微博”这三支专业性较强的骨干队伍,组建讲师团,将饮茶与健康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工作均有较大差距,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努力在新的一年里予以弥补。
2014年,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现有建立的网站平台,人脉平台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中华茶道与瓯乐演奏完美结合的茶艺新路子,创出慈溪茶艺品牌。进一步做好“饮茶与健康”知识的推广,为慈溪的茶业发展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助推一臂之力。
主要工作构思如下:
一、做好茶促会办公室的搬迁工作,设立展示厅,建立会员之家
力争2014年4月底前完成办公室的搬迁工作。新的办公场所要求达到:
1.功能相对齐全,且突出茶文化展示。
2.网络运营设施要基本符合现有网站运作要求,做到畅通快捷。
3. 具体办公场所要遵守当前上级新的规定,以实用俭朴为主。
4.要建立自己的“会员之家”、“会员之屋”,吸引更多会员来茶促会参与活动交流。
5.做好总体规划设计,打好经费预算,对相关设备设施的添置和茶文化的展示要逐步到位。
二、进一步做强微博、微信、网站平台,传播茶知识,推广茶文化
1、进一步丰富我们茶促会的网站内容,及时传递与茶产业相关的国内外信息。宣传茶知识,推广茶文化,定期举办以茶为主题的网络互动活动,吸引广大饮茶爱好者共同参与,使我们的网站成为茶友之家。
2、管理并运作好茶促会微信公众平台,并协助微茶楼做好微信公众平台的维护和管理。努力做到每天按规定时间发布一条茶知识微信,力求通过微信这一媒体把饮茶与健康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
3、加强信息搜集和积累,实现资源共享。在茶促会网站、微信上实时发布国内外知名评茶师、茶艺师、行业展会等信息,搭建会员获取信息和交流的平台。
三、继续举办有影响力的茶事活动,促进茶产业发展
1、我们要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创新,做到少而精。
初步考虑将举办:“全民饮茶日“、“名优茶评比”、“全民斗茶赛”、“青瓷瓯乐茶话会”等活动,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发展。
2、组织慈溪茶企走进国内知名茶企考察活动,带领茶企业参加相关茶事展览活动,以开阔思路和眼界。
四、创新工作载体,加强会员活动,进一步提升茶促会凝聚力
1、挖掘顾问团队和会员潜力,继续把“饮茶与健康”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的工作落到实处,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2、利用会员现有场所和茶企业种植基地,继续推出一月一次的会员沙龙活动。通过不同的主题活动,吸引不同层面的会员参与并进行交流,以增进会员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3、在会员内部尝试开展“茶具收藏”和“茶叶收藏”评比活动。通过评比和宣传,推动收藏业的发展。
五、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会员结构,使茶促会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社会团体
1、加强会员管理和入会时的申请审核工作,发挥老会员作用,提高团体会员单位服务水平,使茶促会真正成为一个先进的民间社会团体。
2、建立会员退出机制。根据茶促会《章程》中提出的“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的原则,对现有会员作一整体梳理。由于工作调动及身份变化,意想退会的人员,理事会将作出统一的意见。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茶促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进一步完善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活动有计划、经费有预算、岗位有职责、工作有考核,人员分工不分家,团结一致,合作谋事,使茶促会运营正常,工作高效。
2、加强日常学习,廉洁自律,注重修养,积极做好会员的牵头协调工作,努力为会员办实事,做好事。
3、做好办公室的安全保卫工作和后勤服务工作,为创建会员之家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和人力保障。
慈溪市茶业文化促进会
2013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