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茶业文化促进会
茶促会简介
天育万物皆有妙,巧夺天工展新貌。慈溪市茶业文化促进会。凭借着慈溪市上林湖越窑青瓷茶具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当代人们悠远的的饮茶习俗。由茶产业人士,茶文化研究人士,茶微博微信网络人士共同自愿组成了一个社会... 详情>>
领导介绍
会长:胡建国:2002年—2004年,任慈溪市委办主任;2004年—2006年,任慈溪市市长助理;2006年—2017年,任慈溪市副市长;2017年—2025年,任慈溪市人大副主任。副会长:胡剑稚:2005年任慈溪农... 详情>>
慈溪茶点

三北盐炒豆

作者:慈溪市茶业文化促进会添加时间:2013-03-28

  三北盐炒豆或沙炒豆,俗称炒倭豆,是三北地区最普遍、最普通的廉价、平凡、家常的消闲食品,原料是三北地区普遍种植的大白蚕豆。

  三北盐炒豆平凡亦不平凡,要炒得好吃,就要费一番心思。有技术的炒得粒粒开花,松脆酥香,吃了令人上瘾,不断地咀嚼,越吃越有味,不能自止。没技术的炒成僵豆,不但令人摇头,弄不好还会嗑掉了牙齿。所以三北有首童谣:“一颗星,孤零丁。两颗星,加友朋。友朋有,炒倭豆。……”可见炒倭豆也要有同伴共同探讨技术。

  三北炒倭豆确是说平凡亦不平凡。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常侵犯三北。戚继光带兵奋勇杀敌,老百姓怕士兵战时饥饿,炒了大白蚕豆慰劳将士充干粮。戚将军灵机一动,鼓励战士们带了炒豆杀敌时,杀一个倭寇吃一粒豆。从此战士们把炒豆称作“倭豆”,互相勉励:“取一个倭头,吃一粒倭豆。”终于让倭寇不敢再来三北侵犯。也有人传说倭寇抢劫时把蚕豆撒于地,遇雨豆浸胀,战士们拾起来足有百余斤,因雨天无法暴晒,戚将军令战士用盐炒熟后分给大家品尝,才发现浸胀的蚕豆炒了以后更酥松。

  三北人对盐炒豆深有感情,下酒、充饥离不开炒豆。民间有诗:“炒豆带一袋,山川难阻留。”出门远行,有炒豆就不怕饿肚子了。